咱先把话撂前头,最近这届中国女排的日子过得真不太平。上礼拜刚打完世联赛热身赛,结果1比3输给波兰,看得球迷直拍大腿——这球输得憋屈,问题也暴露得明明白白。场上年轻队员倒是有冲劲,可一到了关键分就发怵,一传不到位、进攻线路单一、防守漏人,这些老毛病跟三年前郎平带队那会儿比,咋一点长进没有?更让人犯嘀咕的是,朱婷在意大利联赛打得风生水起,袁心玥在国家队训练也没闲着,咋这关键的总决赛阶段,俩核心愣是没被召回?
要说朱婷,那可是中国女排的"定海神针"。当年带中国女排拿世界杯冠军那会儿,她一个主攻扛着全队往前冲的场景,老球迷都记着呢。现在她在意大利斯坎迪奇俱乐部,数据咋样?场均得分18+,扣球成功率45%往上,这状态别说国内球员,就是放欧洲排坛也是顶流。袁心玥更不用说,身高2米01的"网上长城",这两年跟着郎平练出了一手漂亮的高点快攻,去年世锦赛还是球队主要得分点。按理说,总决赛这种关键战,把俩经验丰富的老将召回来压阵,不比让年轻队员硬扛强?
可问题就出在这儿。有人说排协是"瞎折腾",放着现成的高手不用,非要让新人练级。咱先别急着下结论,打听打听内幕——其实朱婷这赛季在意大利联赛合同签得死,中途召回得赔违约金,人家俱乐部也不乐意放人;袁心玥这边呢,主教练蔡斌可能有自己的小算盘,想着总决赛让年轻副攻多打打,积累点大赛经验。可您想过没?锻炼新人不是把老将往旁边一推,是得让新老队员搭伙儿打,在实战里传帮带。就像当年郎平带朱婷,一边让她打主力,一边手把手教她调整进攻节奏;陈忠和带王一梅,也是带着她打了三届大赛才放手。现在倒好,老将要么在国外"漂着",要么被按在替补席上,年轻队员没了主心骨,打起球来能有准谱?
再说这"瘦死的骆驼比马大"的道理,排协真不懂?中国女排现在啥水平?世界排名第五,跟塞尔维亚、意大利这些队伍比,也就半斤八两。真要全靠新人,到时候关键分没人稳得住,一传崩了没人补,那不是白给对手送分?上届奥运会咱们就是吃了这个亏,以为培养几个年轻队员就能冲冠,结果小组赛就被淘汰。现在倒好,历史又要重演?
当然,咱也不是说完全不该锻炼新人。年轻队员有冲劲、有拼劲,可缺的就是经验。就像打这场热身赛,波兰队的发球找朱婷的位置,要是她在场,一个鱼跃救球就能稳住一传;波兰队的快攻打袁心玥的拦网盲区,她要是能站出来喊两嗓子指挥队友,说不定就能防起那个关键球。可现在呢?年轻队员光顾着往前冲,忘了往后看,一传直接飞出场外,进攻又打在对方手上,这比分不拉开才怪。
说到底,问题还是出在管理上。排协和主教练得想清楚:锻炼新人是为了啥?是为了将来拿冠军,还是为了完成某个指标?要是光想着"更新换代",把老将当包袱甩,那中国女排的未来只会更惨。当年郎平回来带队,为啥能把中国女排从低谷拉上来?就是因为她既敢用新人(比如张常宁、龚翔宇),又没放弃朱婷、徐云丽这些老队员,新老搭配着用,经验和技术一块儿传。现在的教练组,咋就把这传帮带的本事给忘了?
再说说球迷的心声。咱们看女排,图的是啥?不就是看那种"哪怕落后三分,也能咬着牙追回来"的劲头吗?朱婷、袁心玥这些老将,身上就带着这种劲儿。她们在场边坐着,年轻队员心里就有底;她们上场打两球,整个队伍的气势就不一样。现在倒好,老将在国外"当外援",国内的新人却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,这比赛能赢才怪。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加杠杆炒股的平台,炒股杠杆平台哪家好,股票配资官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